亚洲综合色自拍一区,欧美日韩视频在线第一区,免费a级毛片无码a∨免费,国产成人无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從染色體到核酸
點擊次數:32  打印此頁
 

        摩爾根雖然創(chuàng)立了基因遺傳理論,科學家們也通過許多遺傳現象證實了基因的存在,但當時他們尚未實際觀察到基因這一物質。摩爾根說:“像化學和物理學家假設看不見的原子和電子一樣,遺傳學家也假設了看不見的基因。”

       其實早在1868年瑞士化學家F·米歇爾(1844~1895)就從細胞核中發(fā)現了一種被他稱之為“核素”的物質。1889年,與米歇爾同一實驗室的生物學家R·阿特曼分離了“核素”中的蛋白質,得到了一種酸性物質。因為這種物質是從細胞核中提取出來的,因此他將其稱為“核酸”。

       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德國生理學家、化學家科賽爾(1853~1927)探明核酸的主要成份是:4種不同的堿基、

磷酸和戊糖。科賽爾和美國細胞學家威爾遜(1856-1939)都曾設想核酸可能是在遺傳過程中起關鍵作用的物質。

       20世紀20年代,關于核酸的研究取得了重要進展。

       1924年,德國細胞學家福爾根(1884~1955)發(fā)現核酸中的戊糖有兩種:核糖與脫氧核糖。根據含糖的不同,核酸就分為核糖核酸(RNA)與脫氧核糖核酸(DNA)。

       1929年,科塞爾的學生、俄裔美國生物化學家列文(1869-1940)發(fā)現核酸堿基的主要成份是腺膘呤、鳥膘呤、胸腺嘧啶、胞嘧啶。列文還證明核酸是由更簡單的核苷酸組成的,而核苷酸則是依堿基、核糖、磷酸的順序連接而成。

 

        列文為探明核酸的成份作出了重要貢獻,但他錯誤地以為核酸結構比較簡單,并且這一觀點當時得到了廣泛認同,所以科學家認為核酸難以承擔起復雜多樣的遺傳功能。染色體的主要成分除了核酸以外,還有蛋白質,因而科學家們普遍傾向于結構復雜的大分子蛋白質是遺傳信息的載體。

 

來源:太湖科普資源網

Copyright ? 2014 北海市巨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 電話:0779-3082751,010-89506894 

桂公網安備 45050202000362號